1、工伤类案件,受伤者前期垫付的相关费用,仲裁机构或法院最后都会裁定由用人单位承担,你不用担心;2、二次手术费若发生在你的案件审结后,你可以以新发生的费用损失提前二次诉讼,法律都会支持的。
法律依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结合医疗诊断情况,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提出鉴定意见。参加鉴定的专家都应当签署意见并签名。专家意见不一致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专家组的鉴定意见。
您可以拿上工作服、工作证、证人证言等证据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八条 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可以向劳动监察委员会投诉举报。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工伤赔偿及工资申请都需要走法律流程。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第十六条第(二)项“醉酒或者吸毒”和第十六条第(三)项“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时,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结论性意见的除外。前述法律文书不存在或者内容不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就前款事实作出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提供的相关证据依法进行审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故意犯罪”的认定,应当以刑事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结论性意见为依据。
1、当事人的父亲出院后,在一年内申请工伤或人身损害赔偿。2、受害人可以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解决问题。3、受害人的企业按照工伤保险的赔付标准,参照伤残等级和各项赔偿标准,给予受害人一定赔偿。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关系合同。
法律依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四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一)选聘医疗卫生专家,组建医疗卫生专家库,对专家进行培训和管理(二)组织劳动能力鉴定;(三)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四)建立完整的鉴定数据库,保管鉴定工作档案50年;(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非工伤医疗期满,劳动者不能从事劳动的,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经济补偿。你还可向劳动不能咨询,看能不能做病退处理。
法律依据:《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2.3 本标准中的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因损伤或疾病造成人体组织器官大部分缺失、明显畸形或损害,致使受损组织器官功能中等度以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