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关于推进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民增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启动推进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利用工作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观念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的作用。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利用工作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减少用肥投入,改良土壤、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件大事,也是落实旅游兴市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防火减灾的大事,开展和做好此项工作,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政策上引导、法规上约束、行政上干预、经济上扶持、技术上指导等多种措施,通过宣传发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切实有效的推进开展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
二、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利用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堵疏结合、长短结合、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相结合,行政推动与农户配合相结合,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建立集约、循环、高效的作物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利用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根据秸秆资源总量和分布特点,结合宣传发动和配套措施的情况,作好规划安排。以城区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两侧为重点,先行开展试点,不断总结和创造条件,有序推进落实。
2、政策引导,多方参与。加大政策宣传与扶持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充分调动农户及社会各方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扶持、农户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运行机制。
3、依靠科技,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大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利用效益。加大科研投入和相关项目争取的工作力度,突破利用方面的技术难题,提高秸秆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为秸秆综合利用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
三、制定工作目标,有序推进开展
2011年在全市试点县及清黄、关兴高速公路沿线启动开展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与还田利用试点工作。积存在路边、地边、村边、渠边、坑边的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清理,焚烧隐患得到基本消除,按照保障试点县及清黄、关兴高速公路视线沿线范围内“不烧或少烧一把火,不冒或少冒一处烟”的工作要求,分别作好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多渠道利用、多手段推进、多形式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效率运转的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长效机制,基本实现作物秸秆资源化、产业化利用,基本杜绝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高效农业上有新成效。2011年—2012年度规划在以下地点启动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一)普定县作为整乡、整村推进开展的试点县,从2011年夏收季节开始启动开展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利用试点示范工作。
(二)清黄、关兴高速公路沿线的西秀区、平坝县、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开发区涉及乡(镇)、村,从2011年夏收季节开始有计划地启动开展试点工作。紫云自治县从2012年夏收季节开始启动开展试点工作。
(三)全市各乡(镇)从2012年开始全面启动开展试点工作,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落实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目标。
四、完善方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及涉农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禁烧工作的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层层落实任务,把责任落实到乡镇、村庄、农户,落实到田间地头,精心组织,精心安排,精心实施,努力推进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市农委要做好指导、协调、推广、总结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作为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利用工作试点县的普定县要制定全县整乡、整村推进开展的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逐级逐人落实工作责任,细化督查考核,确保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利用试点县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对清黄、关兴高速公路沿线县、区的乡(镇)、村要结合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制定和落实试点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动开展。
(三)确保资金投入。试点县及清黄、关兴高速公路沿线县、乡(镇)要积极整合有关项目及资金,试点县、乡(镇)要落实秸秆粉碎机的购置及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有序稳步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农业、农机等有关部门要积极申报相关项目,争取上级支持。各级财政部门要在涉农惠农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支持。